临安南城,有一座清冷残破的城隍庙。
因香火不济,无人打理,故而年久失修,令此庙变得愈发破败不堪。庙中稍微值点钱的东西皆被人一扫而空,甚至连大殿柱子上的红漆都被人用刀一点点刮去。除摇摇欲坠的断壁残垣,及千疮百孔的破烂门窗外,剩下的唯有杂草荒芜与遍地灰尘。
然而,衰败亦有衰败的好处。善男信女固然无人问津,却引来不少无家可归的乞人在此安身立命。
庙宇虽破,至少能遮风避雨。乞人们于殿中寻一角落,铺一草席,夏可避暑,冬可御寒,远胜露宿街头。
久而久之,这座城隍庙变成“远近闻名”的乞人居所。寻常百姓嫌弃它的脏乱,纷纷避之不及。
前几年,临安府衙偶尔派人驱逐轰散,但伴随着民生凋敝,国是日非,无家可归的人越来越多,城隍庙的常客也越来越多,以至驱之不尽、赶之不绝。
